Saturday, May 19, 2012

致:我亲爱的马来西亚


经过去年七月大学结业、十一月呈交表格和今年二月进行面试的漫长等待后,教育部在上周一终于捎来了委派执教的消息。但中学课程毕业的我们,却晴天霹雳地被派到小学。

此刻,心头有着无比的失望和愤怒。

失望的是,堂堂教育部,竟然将在毫无预先询问和通知的情况下,突然将中学老师派往华小执教。甚至,连理由都不屑告诉我们。 

愤怒的是,多年寒窗苦读,从专门培训中学科学老师的理科教育系里毕业后,竟然会落至“所学非所教”的窘境。

要知道,中小学的教学内容、手法和课堂管理是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

教育,是育人的学问。

除了要掌握相关科目知识(content knowledge),更需要有教学知识(pedagogical knowledge),和教学内容知识(pedagogical content knowledge)。

一个优秀的地理老师,未必是一个出色的国文老师。
一个教学生动的数学老师,也未必是一个能深入浅出的经济老师。
一个能够将叛逆中学生训得唯唯诺诺的老师,未必就能对付得了精灵古怪的小家伙。

不同年龄层的学生,经历着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,需要不同的教学手法。
不同的科目,甚至同一科目里不同的阶段,都有其独特的背景知识和传达方式。

隔行如隔山,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。

在教育界,亦是如此。

因此,我质疑:
教育部怎么能够贸贸然地,就将为中学课程量身定做的中学老师派往小学?
就算要将中学老师派往小学,难道不需要给予相关培训和训练?
就算真的事出紧急(政治/教育),不打算培训不打算训练,为什么却是选择先斩后奏的方式?

面试时完全不曾给予通知,决定前完全不曾征询意见。

我们都了解华小的师资短缺问题悬而未解,甚至日渐恶化。

出身华小,亦爱护华小。

但要解决华小师资的燃眉之急,应该是踏踏实实的从根源着手,而非临时硬将毫无准备,且未征得同意的中学老师贸贸然调往华小。

诚然,教育部此举在政治或教育上能够带来短期利益,但大家是否留意到这只是在走捷径,是典型的治标不治本?

“爸爸时代,不够老师,我的时代,也不够老师。”

我在想,这标语,在未来的某一天,依旧会飘扬在空中。









Wednesday, May 2, 2012

[ BERSIH 3.0] 我们的独立广场




烈日底下,面向着被联邦后备队和警察所重重包围的独立广场,与友人默默地坐在还微微发烫的柏油路上。心中似有似无地盘算着。

街道上水泄不通的人群,有一搭没一搭地,听着眼前的一位马来同胞,内容有点空洞的演讲。

演讲声,再一次被群众的鼓噪无情地打断。

这一次,似乎有点不一样。

直觉地,跟随着人群从柏油路再次站起。身边的群众有者叫道:安华!安华!

左手边的远处,一辆红色的车上依稀可见数个模糊的人影,但由于过于遥远而无法判断。在其另一旁,一个好大的黄色气球,带着BERSIH的标志,靠着群众的力量缓缓、但不断地前进。

时间,慢慢流转。

然,前方却突生异变。

由带着恶刺铁圈和红白路障组成的障碍被突破了!

原本一字排开,站在路障后的警察飞奔离开。

耳边传来的是:MASUK! MASUK! MASUK!

身边的群众有的迟疑、有的奋勇。但一如世界潮流般不可逆转似地,整股的能量开始突破路障,流向独立广场方向。

流向眼前整装待发的水炮车,和一枚枚催泪弹。

那是,一股壮烈的情怀。

场景,壮观得一如战争时士兵攻城之际。空气中,弥漫着足以让热血沸腾,并急速蒸发的化学成分。

这是事先完全没有预想过的抉择。

在怕事怕死和英雄情怀之间,犹豫了一阵。

然后,没有任何理由地横下了心,将手紧紧地搭着友人的肩膀,一边将毛巾系紧于面前,双脚踏着坚定的步伐,大步地往独立广场前进。

那,属于我们的独立广场。

government of the people, by the people, for the people, 
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.
—Abraham Lincoln—

待续。。
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